湿地松和火炬松的区别 火炬松种植技术
火炬松(学名:Pinus taeda L.):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鳞片状开裂,近黑色、暗灰褐色或淡褐色;枝条每年生长数轮;小枝黄褐色或淡红褐色;冬芽褐色,矩圆状卵圆形或短圆柱形,顶端尖,无树脂。针叶3针一束,长12-25厘米,径约1.5毫米,硬直,蓝绿色。
湿地松和火炬松的区别:
1、湿地松早期生长快,火炬松后期长势猛。在造林后的前10年,湿地松生长量大于火炬松;10~15年生两者大体持平;15年生后树高生长亦大致相等,但火炬松胸径生长逐年增大;20年生后湿地松胸径小于火炬松20%左右。因此,如营造短轮伐期丰产林,可选栽湿地松,如需培育中、大径材,则应栽植火炬松。
2、火炬松比湿地松喜雨水,雨水多的地区火炬松的生长量大于湿地松。这一特性在美国原产地表现的非常明显。在我国南方亦类似。在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方,火炬松比湿地松长势差,20年生材积低20%左右;而在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的地方,火炬松则比湿地松生长量高20%以上。
3、湿地松比火炬松耐瘠薄。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湿地松的长势优于火炬松,而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火炬松生长量大于湿地松。因此,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宜栽火炬松,而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应营造湿地松。
4、火炬松比湿地松耐寒,湿地松比火炬松耐高温、高湿。在气温较低、湿度较小的地方,宜以火炬松造林为主;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则应以发展湿地松为主。
5、“两松”同属阳性树种,但火炬松早期较耐阴,在阴坡比湿地松生长好。如湖南某林场20年生的林分,在阴坡“两松”的树高相同,但胸径火炬松比湿地松大30%以上。因此阴坡宜栽植火炬松。
6、火炬松的根系入土比湿地松深,且分布广。火炬松有效根系分布在30厘米以下土壤中,湿地松有效根系多分布在20厘米的地表层中。在较瘠薄的土壤上,湿地松的根系时而裸露在地表上,火炬松则少有这种现象。
7、湿地松比火炬松产松脂量高。据测定,同为20年生胸径30厘米的国外松,火炬松的产脂量比湿地松低30%左右,且湿地松在采脂割面溢出的松脂不易干涸,易于流出。因此,在营造高产脂丰产林时,应以湿地松为主。火炬松含脂量小于湿地松,但生产纸浆材优于湿地松。在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抗弯强度等方面,湿地松比火炬松较大。
火炬松种植技术:
园地选择:选择海拔高度500m以下,坡度30以下,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湿润,通透性良好,酸性至中性的红壤、黄壤、黄红壤、黄棕壤、第四纪黏土等多种土壤栽植火炬松,最适pH4.5~6.5,在黏土石砾含量50%左右的石砾土以及岩石裸露、土层较为浅薄的丘陵岗地上火炬松也能生长。含碳酸盐的土壤及低洼积水地均不适宜栽植火炬松。
整地:火炬松需在夏季进行块状整地,整地大小不小于50cm X50cm,深度不小于2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30cm,深度不小于30cm。整地要求将表土翻向下面,定植前1个月回填表土。
栽植密度:火炬松一般栽植株行距(1.5~2)mX(2~3)m,初植密度111~ 222/667m2。
营造混交林:火炬松可与刺槐、栎类块状混交栽植。
栽植方法:火炬松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中下旬穴植,要求根系完整并稍带宿土,栽植前用黄土泥浆蘸根,栽植时掌握深裁,、实埋,不窝根的栽植要点,适当深栽至苗木高度的1/3~ 1/2处,当填土至一半时,将苗木轻轻向上一提使根系伸展避免窝根,然后覆土,使苗根部分与土壤紧密接触,分层填土踩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