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蕉的特征,兰花蕉的养殖方法
兰花蕉,多年生草本,高达45cm,具根状茎,叶茎生,2列,椭圆状披针形,长20-30cm,宽5-10cm。外部形态特征非常像芭蕉科植物。开花时,单朵或排成聚伞花序自根状茎生出,两性花,左右对称,花瓣3枚,深紫色,中央一枚大而有色彩,称唇瓣,侧生2枚小又极似兰花。
资料记载该植物产于广东南部,生于山谷或林缘湿润处,花具香气,为我国特有植物。根据其似蕉似兰特点,把它命名为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 T.L.Wu)。它属芭蕉科(现独立为兰花蕉科植物)。
兰花蕉叶翠绿,终年不凋;是一种优美的观赏植物,因为野生数量不多,尚未人工栽培和利用,加之在植物分类学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兰花蕉(Orchidantha chinensis)隶属于兰花蕉属,是兰花蕉科下唯一的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兰花蕉属是英国植物学家N. E. Brown根据采自加里曼丹(换个名字可能大家更熟悉,婆罗洲)的植物发表的。最早以前放在芭蕉科下,而根据最新的DNA分子结果,独立成为兰花蕉科。全世界约有11种,我国分布有4种,3种为特有种。
特征简述
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叶基生,二列;聚伞花序或花单生,由根状茎生出;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3.披针形,花瓣3.极不相等,中央的1枚大型而有色彩,称唇瓣,侧生的2片很小;雄蕊5;子房下位,3室,胚珠多数;蒴果室背开裂。
兰花蕉的紫黑色花
早之前兰花蕉科只记载分布在婆罗洲、马来以及中南半岛,直到我国植物学者编写《海南植物志》时才第一次发现它在我国的踪影。值得一提的是,兰花蕉科与华南植物园有着深深的渊源。它的第一次发现是华南植物园吴德邻研究员同时发表了我国两个特有种,即兰花蕉和海南兰花蕉(Orchidantha insularis)。2017年华南植物园邹璞博士又发表了特产于云南的云南兰花蕉(Orchidantha yunnanensis)。
海南兰花蕉
云南兰花蕉
兰花蕉的花生于靠近地面的地方,颜色是不太鲜艳的黑紫色,这主要是因为它特殊的传粉机制造成的。兰花蕉的花在开放期间散发一种特殊的气味,有研究报道,分泌特殊气味的气味腺散布在花的整个唇瓣上。而兰花蕉散发的特殊气味会吸引它的传粉者蜣螂(俗称屎壳郎)来为它传粉。如果有人闻过兰花蕉的味道,一定就会深深地理解传粉者为什么会是蜣螂,别说我怎么知道的,这种事我会乱说吗?兰花蕉科植物缺乏蜜腺,只提供这种很强烈的气味来吸引蜣螂,但蜣螂并未得到实质性的传粉奖励,是一种欺骗性传粉。兰花蕉很聪明对不对?
前端黄色的那枚就是兰花蕉的唇瓣,上面散布着很多气味腺
兰花蕉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的林下草本,生长环境荫蔽、潮湿,不常开花,且花常不同步,所以传粉效率较低,有性繁殖的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属于濒危植物。大家在欣赏了它特殊有趣的传粉机制之后,是不是觉得应该更好地保护它们呢?
养殖兰花蕉需要确保环境温度在20~35℃,若温度过低会导致其枯萎死亡。也需要保证土壤为碱性,若土壤不达标可以焚烧草木灰增加酸碱度。还需要保证其光照时间,每天至少三个小时。最后需要保证环境足够湿润,每天定时浇水两次。
1、环境温度
兰花蕉为热带兰花蕉属多年草本,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兰花蕉的适宜生长环境温度为20~35℃,若养殖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兰花蕉的根系萎缩,无法正常汲取土壤中养分,从而导致植株枯萎。
2、土壤条件
兰花蕉的树干为碱性,需要养殖在碱性土壤中。若没有碱性土壤环境,可以在种植兰花蕉前,在苗坑中焚烧草木灰增加土壤的酸碱度,以此达到兰花蕉种植土壤为碱性的要求。
3、光照时间
兰花蕉为热带兰花蕉属多年草本,喜欢阳光。需要每天只是保证三个小时的光照时间,确保兰花蕉的花叶可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积累养分促进生长。
4、环境湿度
兰花蕉多生长广东、广西的山谷中,生长环境荫蔽潮湿。所以养殖兰花蕉时需要保证环境湿润,以每日清晨兰花蕉叶片上有大量露水为最佳。日常还需要定时浇水两次,每次完全湿润根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