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草的文化背景
麦冬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将其列为上品。
《图经本草》云:“……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如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麦冬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故名麦冬。别名:麦门冬、寸冬、寸麦冬。食之源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现大量栽培。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 食性物语:含多种甾体皂甙: 麦冬皂甙A、B、C、D,甙元均为假叶树皂甙元。另含多种高黄酮类化合物,如麦冬甲基黄烷酮A、B,麦冬黄烷酮A、麦冬黄酮A、B,甲基麦冬黄酮A、B,二氢麦冬黄酮A、B,甲基二氢麦冬黄酮,6- 醛基异麦冬黄烷酮及6- 醛基异麦冬黄酮A、B。尚含有腺苷、焦谷氨酸、植物甾醇及多糖等。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等。文化典故:麦冬草在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
Tags: 麦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