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花知识

络石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络石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用价值
络石根、茎、叶、果实供药用,有祛风活络、利关节、止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之效能,我国民间有用来治关节炎、肌肉痹痛、跌打损伤、产后腹痛等;安徽地区有用作治血吸虫腹水病。乳汁有毒,对心脏有毒害作用。茎皮纤维拉力强,可制绳索、造纸及人造棉。花芳香,可提取“络石浸膏”。 络石是一种常用中药,其始载本草为《神农本草经》。

药品简述
药名:络石藤
别名:石龙藤,万字花,万字茉莉 、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
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止血药。
主治: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肿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场,6~15g单味可用至30g;浸酒,30-60g;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捣汁涂。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绿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
资源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干燥带叶藤茎。 
采收储藏: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禁忌
1、《本草经集注》: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2、《药性论》:恶铁精。杀殷孽毒。
3、《本草经疏》: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

常用配方
1、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络石藤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蒌、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3、小便白浊 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4、喉痹肿塞喘息不通 用络石草一两,加水一升,煎成一大碗,细细饮下。
5、痈疽热痛 用络石茎叶一两,洗净晒干,皂荚刺一两,新瓦上炒黄,甘草节半两,大栝楼一个(取仁,炒香),乳香、没药各三钱。各药混合后,每取二钱,加水一碗、酒半碗,慢火煎成一碗,温服。

名家论述
1、《纲目》: 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
2、《得配本草》: 络石,配射干、山栀,治毒气攻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
3、《要药分剂》: 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4、《本草正义》: 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5、《本经》: 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6、《别录》: 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7、《药性论》: 主治喉痹。
8、《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
9、《本草拾遗》: 煮汁服之,主一切风。
10、《中国药植志》: 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
11、《中国药植图鉴》: 预防流产。
12、《江西草药》: 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13、《本草纲目》:气味苦、温、无毒。主治小便白浊,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痈疽热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