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的繁殖方式
非洲菊繁殖用播种或分株法。
由于非洲菊为异花传粉植物,自交不孕,其种子后代必然会发生变异。变异类型普遍表现为花梗变细、变软,花形变小,切花价值大大降低,因此非洲菊必须采用无性方式加以繁殖。通常采用分株繁殖,但每年每株仅可分出5个~6个新株。为了加速繁殖,还可采用扦插和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繁殖非洲菊的主要方法。非洲菊组织培养常用花托作外植体,采用直径 2cm左右的花蕾,消毒洗净后只留下花托,切成 2~4 块,置于培养基上。培养基配方为 MS加 BA1.0 mg/L、加吲哚乙酸(IAA)0.5 mg/L。在22 ℃下每天光照 16h 的条件下,逐渐形成愈伤组织,经 1~2个月由愈伤组织形成芽。将已分化出芽的材料转到继代培养基上,培养基为MS加 BA0.1/L,加吲哚乙酸 0.1 mg/L。当试管苗叶片长达 2 cm时,转至生根培养基上。转苗时,要剔除试皆借基部的愈伤组织。生根培养基配方为 1/2 MS 加萘乙酸(NAA)0.1 mg/I。
非洲菊外植体诱导出芽后,经过4个~5个月的试管增殖,就能产生成千上万株试管植株。非洲菊最适合的大田移栽时期是4月份,这时移栽的幼苗在8月份就能大量产花。因而,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宜在10月中旬以前完成;第1次试管增殖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后每月1次,到翌年2月中旬结束第4次增殖,然后进行为期2周的试管苗长根;长根后移栽到苗床,养护1个月,再在4月初移至大田。
非洲菊多采用组织培养快繁,采用分株法繁殖,每个母株可分5~6小株;播种繁殖用于矮生盆栽型品种或育种;可用单芽或发生于颈基部的短侧芽分切扦插。光周期的反应不敏感,日照的长短对花数和花朵质量无影响。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土层深厚、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人工培养土栽培非洲菊可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腐殖质5份、珍珠岩2份、泥炭3份自配培养土进行栽植,但此法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可进行大田栽植,择至少具有25厘米以上深厚土层适合非洲菊生长的壤土进行定植。定植前应施足基肥,每亩施畜牧肥5吨,鸡粪6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草木灰300公斤、有机肥要充分腐熟。肥料要和定植床的土壤充分混匀翻耕,做成一垄一沟形式,垄宽40厘米,沟宽30厘米,植株定植于垄上,双行交错栽植。株距25厘米。应注意将根茎部位略显露于土壤,防止根基腐烂。后在沟内灌水。
但由于其繁殖速度快,所以被中国广东列为外来入侵物种。如果各位想要将其移植室外要谨慎考虑啊,否则花种一但开放,引起不必要。
分株繁殖
因老株着花不良,通常 3 年分株一次。方法是将老株掘起切分,每个新株带 4~5 片叶,另行栽植,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繁殖速度慢。
扦插繁殖
将优选健壮母株挖起,除去根部泥土除去叶片,切取生长点。保留根茎部,栽植在种植箱内培养。种植箱置于温度 22~24 ℃,空气相对湿度为 75%~80%的条件下。后根茎部会陆续长出腋芽和不定芽,形成扦插用插条。将芽条在具 4~5 片叶后剪下,扦插在土壤或其它基质中,表面盖上 1~2 cm厚的珍珠岩。使温度控制在 25 ℃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 75%~90%,过 3~4 周即可生根,生根后的插条即可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