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风铃木的养殖方法
温度和环境
蓝花风铃木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3~30℃,最低温度5℃,在我国仅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而普宁市花卉苗木主产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位于东经115~116°,北纬23°~23. 5°之间,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1、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具有明显的干湿季节,这些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宜黄花风铃木的生长发育。
2、水质清洁无污染,有山坑水、榕江水、洪阳河等河流,是花卉苗木灌溉的优质水源;
3、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是种植黄花风铃木的理想土壤条件。因此,黄花风铃木适宜在普宁市花卉苗木主产区种植。
种苗培育
蓝花风铃木在苗期要求较强的光照,特别是在温室环境进行播种育苗时,极易因为光照和通风不足造成小苗势弱并发生猝倒病。当真叶展开2~3片后,进行营养袋苗培育,可装入9 cm×9 cm营养袋,每袋1株小苗,装完后搭1 m高竹棚并盖上遮阳网,培养幼苗2~3月。苗期易发生猝倒病,以后逐渐扩大直至整株坏死,要在发病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8%雷米多尔·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10 d喷药1次,连续防治3~4次。当苗长高至20~25 cm,或小叶5枚且叶片完全展开时可移床分区大田种植。
园地选择
蓝花风铃木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园地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浇灌与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并做好规划和整理好排灌水的沟渠。从2007年5月开始,我们选择在洪阳古份黄花风铃木花卉场开展黄花风铃木栽培技术研究,该场种植总面积10 000 m2,主要种植黄花风铃木、盆格子、罗汉松等花卉苗木,选取有规格化种植的黄花风铃木,试验面积4 000 m2,种植前该地是丢荒弃管大田,在15 d前除1次杂草,可使用95%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每667 m2用药量140~160 g,方便种后管理。
挖定植穴
规格化种植园地平整之后,进行挖定植穴种植。由于普宁市每年经常遇到台风,蓝花风铃木长旺盛,叶片掌状复叶,枝繁叶茂,主干柔软,易受到台风刮倒。实施规格化种植有利于设支架护苗,减少损失。规格化种植株行距0. 8 m×1 m,并按竖横对齐种苗,每667 m2可种植550~600株。
施足基肥
基肥每株施0.25~0.5kg的腐熟花生麸饼有机肥或鸡粪肥,与土壤拌施并盖上1层薄土,或麸饼沤成优质水肥渗过磷酸钙施入再盖上薄土。种苗时,要去掉育苗袋。种后要压实土壤并浇定根水,幼苗期需要加强培育,不定期进行除草。
重施夏秋肥,轻施春冬肥蓝花风铃木移植后,实施重施夏秋肥,轻施春冬肥,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快发旺盛树冠。第1年要实施薄肥多施以每15d施1次肥,每667m2可用三元复合肥6.25kg,在每季末撒施或埋施1次腐熟花生麸饼有机肥12.5 kg;第2~3年苗长高至2 m以上,每年夏秋肥每月施2次复合肥,每667m2可用三元复合肥25kg,每季施1次腐熟花生麸饼有机肥25kg;春冬季施1次三元复合肥25 kg和腐熟花生有机肥25kg,施肥在树冠滴水线边缘的土面中,若遇旱天应设法在施肥处浇水或淋施稀薄腐熟粪水肥,保证有足够肥料供蓝花风铃木正常生长,快速形成树冠。
整型
采用搭十字竹竿支架方法整型,科学修剪普宁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每年夏秋经常遇到台风。而黄花风铃木生长快,主干柔软,容易倒伏,特别是遇到台风更易刮倒,并产生萌芽,自然株型往往不佳。当地传统整型方法是:在当年种植6个月后,从苗高30~50cm时,就在苗木的旁边竖立高2 m左右支撑小竹子;第2年在6月再搭竹竿支撑苗木,引导苗木直立生长,这样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材料。
试验采用一次性搭十字竹竿支架方法,做法是:当年在5~6月实施袋苗培育,大田种植在9~10月,这样植株高度大约在30~50cm,可避过当年台风为害;而第2年一定在台风发生前的3~4月完成搭十字竹竿支架。方法是:在苗木的旁边竖立高2m左右支撑竹竿,竹竿要求直径在4cm以上,再在离地约1.5m与竖立支撑竹子交叉点搭横向竹竿,实施十字竹竿支架方法,苗每长高50 cm捆扎1次,有效引导苗木直立生长,每667m2可减少9个劳动工,且节省竹竿等材料生产成本9.1%。
生长期间定期进行修剪整形,剪去低矮的分生侧枝,冬季落叶后应统一进行1次修枝整形,剪去病枝、枯枝和低矮处生长的侧枝,保持主干生长通直。由于蓝花风铃木的树皮较薄,容易被支撑的竹竿摩擦破损,受损后容易形成较大的伤口,影响美观,因此要对其主干和支撑竹竿接触部位衬软布,以避免树皮受损。当主干长高1.8~2m时,保留顶上的枝条形成树冠,经过3年的大田种植管理,在植株高达3m以上,直径5cm时可出圃应于园林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