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眼莲(水葫芦、凤眼蓝、水葫芦苗、水浮莲、凤眼莲、布袋莲)
凤眼莲的基本信息
别名:水葫芦、凤眼蓝、水葫芦苗、水浮莲、凤眼莲、布袋莲
分类:一年生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雨久花科 凤眼蓝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凤眼莲的介绍
凤眼莲,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植物。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也很强,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凤眼莲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
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被引入中国,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
凤眼莲的形态特征
凤眼莲为多年生浮水植物,株高30~50cm,须根发达,悬垂水中。茎极短缩。叶由丛生而直伸,倒卵状圆形或卵圆形,全缘鲜绿色而有光泽,质厚,叶柄长,叶柄中下部膨胀呈葫芦状海绵质气囊。
花茎单生,高20~30cm,端部着生短穗状花序,着花6~12朵,小花浅紫色。
生于浅水的植株,其根部扎入泥中,植株挺水生长,叶柄则不膨胀呈气囊状。
水葫芦根状茎,粗短,密生多数细长须根;叶基生,莲座式排列,叶片卵形、倒卵形至肾圆形,大小不一,宽约4 cm~12 cm,光滑,叶柄基部带紫红色、膨大呈葫芦状的气囊;有紫色亮丽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块兰色的扇型斑块,中央点缀着一个桃形鲜艳黄斑;绿叶杯状,叶茎基部膨大,使植株能够漂浮在水面;花茎单生,中部有鞘状苞片,穗状花序有花6朵~12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部的裂片较大,在蓝色的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外面的基部有腺毛;雄蕊3长3短,长的伸出花外,花丝不规则地结合于花被内;子房长圆形;茹果卵圆形[2]。
根生于节上,根系发达,靠毛根吸收养分,主根(肉根)分蘖下一代。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秆(茎)灰色,泡囊稍带点红色,嫩根为白色,老根偏黑色。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须根发达且悬垂水中。单叶丛生于短缩茎的基部,每株6-12叶片,叶卵圆形,叶面光滑;叶柄中下部有膨胀如葫芦状的气囊基部具削状苞片。花茎单生,穗状花序,又6-12花朵,花被6裂,紫蓝色,上又1枚裂片较大,中央有鲜黄色的斑点。花两性,雄慈6枚,雄慈1枚,花柱细长,子房上位。
花期夏、秋。蒴果卵形,有种子多数。
凤眼莲的生态习性
凤眼莲生于海拔200-1 500米的水塘、沟渠及稻田中。
喜欢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应性很强。适宜水温18~23°C,超过35°C也可生长,气温低于10°C停止生长;具有一定耐寒性,中国北京地区虽有引种成功,但种子不能成熟。
喜欢生于浅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体中也能够生长,随水漂流。繁殖迅速。开花后,花茎弯入水中生长,子房在水中发育膨大。
水葫芦十分喜肥,尤其是氮肥,水层养分含量高时,则植株高大,根系较短,开花少,繁殖快而产量高;养分低时则植株小,根系长,叶色黄,葫芦带紫,容易开花,产量较低。水葫芦喜温,在0 ℃~40 ℃的范围内均能生长,13 ℃以上开始繁殖,20 ℃以上生长加快,25 ℃~32 ℃生长最快,35 ℃以上生长减慢,43 ℃以上则逐渐死亡。
凤眼莲的栽培技术
肥料用法
凤眼莲生长期间酌施肥料,可促进生长。盆栽宜用腐殖土或塘泥施肥,栽植后灌满清水。
越冬方法
凤眼莲在不受冻的条件下,可与浅水中或湿润的泥土中越冬。寒冷地区冬季可将盆移入温室内,室温10°C以上。
凤眼莲栽培法
批量栽培可利用房前屋后潮湿的零散地或空闲的沼泽地,在6、7月间,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要预留出50%的空地以利栽后分蘖繁殖。 移栽后适当管理,保持土层湿润,加强光照,确保通风。如果想花期延长,可进行塑料棚保温,中午通风一、二小时。在花芽形成后可移栽到小盆。用偏酸性土或营养液培养。摘除老叶,留4~5片嫩叶及花穗,既能延长花期,又可移至案头等地观赏。
病虫害防治
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凤眼莲管理
凤眼莲喜生长在浅水而土质肥沃的池塘里,水深以30厘米左右为宜。我国各省多采用母株防寒越冬,春季放养于池塘中。高温季节,繁殖迅速。其各种栽培管理同其他水生花卉。
凤眼莲的繁殖方式
凤眼莲无性繁殖能力极强。
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
春天将母株从分离或切离母株腋生小芽放入水中,可生根,极易成活。也可播种繁殖,但不多用。
凤眼莲的病害防治
凤眼莲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很少发生病害。
气温偏低、通风不畅等也会发生菜青虫类的害虫啃食嫩叶,少量可捕捉,普遍的可用乐果乳剂进行杀灭。
凤眼莲的分布区域
凤眼莲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亚洲热带地区也已广泛生长。
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客商云集,人们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
当时是养达官贵人和皇家的名贵植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身影。100多年后,这种植物遍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地区,成为暖地水域中最常见的植物。
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普遍推广,目前广泛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尤以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最广。
凤眼莲的作用用途
食用价值
凤眼莲的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芦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全草为家畜、家禽饲料;嫩叶及叶柄可作蔬菜。
药用价值
凤眼莲:淡,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祛风湿。用于中暑烦渴,水肿,小便不利;外敷热疮。
生态价值
凤眼莲是监测环境污染的良好植物,它可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还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因为凤眼莲具有较轻的水质净化作用,故此可以植于水质较差的河流及水池中作净化材料。
其他作用
也可作水族箱或室内水池的装饰材料。凤眼莲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茎叶可作饲料。
凤眼莲的园林用途
凤眼莲常是园林水景中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除此之外,凤眼莲还具有很强的净化污水的能力。
凤眼莲的文化背景
凤眼莲的危害
1、生物入侵,造成生态破坏
凤眼莲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现在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近年来云南滇池被水葫芦所困扰, 1000hm2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凤眼莲,其覆盖率近100%。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濒临灭绝。
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增长,增加水体CO2浓度,不仅造成生态危害还降低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2、堵塞河道,影响水运,引发水灾
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水葫芦在上海和宁波发生过严重堵塞河道的情况,有的地方水葫芦的密集度甚至达到了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的地步,致使航运一度瘫痪。此外,水葫芦还危及到水厂的安全生产、水泵吸入水葫芦将造成滤池堵塞、自来水厂停产,对城乡饮用水供水造成危害。
治理措施
可以引进儒艮,用儒艮来治理繁殖力强的凤眼莲,相比除草剂有污染,费用高,且不稳定(有可能增强凤眼莲的抗药性),用儒艮治理无污染,又很便宜,控制效果好。
实例
二十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战胜了所有的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河上游1500km的河道上蔓延,阻碍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后来请来海牛(儒艮),一条每天能吃掉40多万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现在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凤眼莲(据统计,珠江水系凤眼莲每十年数目增长十倍!)。
凤眼莲的花语
凤眼莲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此情不渝。对感情、对生活的追求至死不渝。